首页>国学讲堂>梨园春景·流派:汪派25
梨园春景·流派:汪派25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5-03-23 14:12:00   责任编辑:陈笠翁  www.k618.cn
内容提要:以擅长演唱表达悲愤慷慨情感的《战长沙》、《文昭关》、《取成都》而著称。为纪念他诞辰100周年, 1957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汪笑侬戏曲集》。

    【图语:京剧《文昭关》】

  汪笑侬(1858—1918),又名孝农,号竹天农人。满族,生于北京。自幼聪颖好学,喜好戏曲,16岁考入八旗官学,并在翠峰庵票房学戏,曾得到京剧名家孙菊仙的指点。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中举后任河南太康县知县。虽然他博学多识,为官清正,却因事触犯了上司和当地豪绅,被弹劾罢了官。由于自幼酷爱京剧,他决心下海唱京剧。在正式演戏前,曾专门求教于他所崇拜的汪桂芬先生。汪是当时誉满京城的京剧名家,汪派的创始人。以擅长演唱表达悲愤慷慨情感的《战长沙》、《文昭关》、《取成都》而著称。

  汪笑侬是与老生“后三杰”同时期的老生演员,他的唱腔于孙菊仙、谭鑫培、汪桂芬、刘鸿升之外,另辟蹊径,于清末民初蜚声南北,亦称“汪派”。

  汪笑侬吸收各家之长,借鉴了孙的豪迈、谭的清隽、汪的雄劲和刘的激越,又采用了徽调、汉调的唱腔、韵味,结合自己的嗓音,创造出一系列独特的唱腔,使人耳目一新。

  汪笑侬总的演唱风格是突出个性,声情并茂。他的唱腔清越激昂,通俗而不庸俗,虽变化多端而不显生硬勉强,或自高昂处跌宕而下,或于低回处曲折而起,都能传情、动人。

  汪笑侬的嗓音窄而高,气力稍单弱,因此,在唱法上注意控制、运用气息,突出抑扬、吞吐和收放的对比,用抑、吞、收来反衬扬、吐、放,以造成效果。于唱段收尾时,多在似急流奔泻的行腔之后,强力顿住、然后用全力一放,使尾腔喷薄而出,格外饱满。

  汪派特有剧目大都为他自己创作、改编,有的系由其他剧种移植,《哭祖庙》、《刀劈三关》、《马前泼水》、《党人碑》、《受禅台》、《博浪椎》、《骂阎罗》、《桃花扇》、《骂王朗》、《煤山恨》、《分金记》等是他代表作。他演其他传统剧目也往往进行加工、改造,使之别开生面,新颖而有活力,如《柴桑口》、《喜封侯》、《八义图》、《失街亭》、《逍遥津》、《镇潭州》、《四郎探母》等。为纪念他诞辰100周年,1957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汪笑侬戏曲集》。

 

 

【本文责编:陈笠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