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知识 > 国家为什么又称“社稷”?
国家为什么又称“社稷”?
来源: 立身教育国学网    2024-09-30 11:50:29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社”是土地神,“稷”为五谷神。历代帝王都把祭社稷列为国家大典,这种对土地和谷物的崇拜,是与我国长期以来农业社会的传统分不开的。

文苑图 

【图语:《文苑图》,五代画家周文矩所画

  国家为什么又称“社稷”? 

  “社”是土地神,“稷”为五谷神。历代帝王都把祭社稷列为国家大典,这种对土地和谷物的崇拜,是与我国长期以来农业社会的传统分不开的。稷(小米)适应在我国北方干旱气候下生长,是古代的主要粮食。相传稷是由周人的祖先后稷首先发现、培植的。所以社稷神又有神化周人祖先的象征意义,是周代王权的代表。古代文献中“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称。 

  1.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 

  出处:《左传·僖公四年》:“君惠徼福于 敝邑之社稷,辱收 寡君,寡君之愿也。”《汉书·高帝纪下》:“又加惠于诸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 

  2.旧时亦用为 国家的代称。 

  出处:《韩非子·难一》:“晋阳之事, 寡人危,社稷殆矣。”《史记· 吕太后本纪》:“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却说大夫褒珦,自褒城来,闻赵叔带被逐,急忙入朝进谏:‘吾王不畏 天变, 黜逐贤臣,恐国家空虚,社稷不保。’” 

  社,古代指土地之神,按方位命名:东方 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种颜色的土覆于坛面,称五 色土,实际象征国土。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 

  稷,指五谷之神中特指原隰之祗,即能生长五谷的土地神祇,这是农业之神。明 孙承宗《答袁节寰(袁可立)开府》:“而世人省事者少从,有 延挨日月,令 当事者受其极重不返之势,奈何惟翁力图,所以为社稷远计。”  


  相传发明社的是共工的儿子句龙,共工氏族是世代的水正,发洪水的时候,句龙就让人们到高地土丘上去住,没有高地就挖土堆丘,土丘的规模是每丘住25户,称之为“社”,句龙死后,被奉为土神,也叫 社神,为了纪念他就专门建造了房屋祭祀,称之为“后土”。烈山氏的儿子柱做夏的 稷正,就是主管农业的官职,在其死后,被奉为农神,也叫五谷神。“

  “社”“稷”,反映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社会性质。两者本来各不相干。“社”字在甲骨文中于“土”字一样,作“◇”,像女性生殖器。也就是说,社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生殖崇拜。在 春秋时代,还可以看见这种原始崇拜的流风余韵。社,既与“土”本是一字,后来加上了“礻”旁,也就成了土地神的名称。社祭的神坛也称为“社”。从天子到诸侯,凡是有土地者都可以 立社,甚至乡民也可以立社祭祀土地神,社日成为睦邻欢聚的日子,同时还有各种欢庆活动,“ 社戏”、“ 社火”就是很好的例子。现代生活中的“社会”一词,也与社日活动有关。稷原是周民族的始祖 后稷,在西周始被尊为五谷之长,与社并祭,合称“社稷”。根据《周礼·考工记》, 社稷坛设于王宫之右,与设于王宫之左的宗庙相对,前者代表土地,后者代表血缘,同为国家的象征。《礼记·曲礼下》:“国君死社稷。”就是国君与国家共存亡的意思。

  “社稷”从字面来看是说土谷之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 平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社稷之忧”、“社稷之患”、“社稷之危”《 毛遂自荐》"谨奉社稷而以从"都指的是“国家”的忧虑、隐患、安危。这个代称一般现代白话文文章已经很少用了。

【本文责编: 郝菁 】
上一篇: 对联的来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