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代圣贤 > 轻财重德
轻财重德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57:55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灵源禅师说:近世作长老的人,常涉及二种因缘。比如瑯琊和尚,往苏州去看望范希文,得到信心施主的供养共有一千余串钱。

 

【图语:禅林宝训之轻财重德】

  灵源禅师说:近世作长老的人,常涉及二种因缘。常见有些人因为本身智慧见识不高明,一旦被两种境风所感触,便丧失了自己一向持法的体统。第一种是在应酬时遇到不如意的逆缘,所接触的多是令人烦恼气愤的衰风。第二种是在应酬时所遇到的是称心如意的顺缘,所接触的多是令人喜爱欢悦的利风。既为这种种境风所触动,则内心难免被喜怒之所交攻,而那种容易激动的表情便常常流露在面色上。比如遇顺缘则喜,遇逆缘则怒。这种小家子的气度,势利眼的作风,未免取辱法门,受到高明的贤达之士所讥诮。惟有大智慧的人,遇到这两种缘时,能够很巧妙地转化为摄受众生的方便,并以这种美德去引导后来的学者。比如瑯琊和尚,往苏州去看望范希文,得到信心施主的供养共有一千余串钱。瑯琊和尚便派人暗中去查访苏州城内各寺院的僧众数目,按平均分发给他们若干钱,并吩咐各寺主同日为众施主设斋祈福。而他自己却提前向范希文辞行,在天未亮前即开船出发,等到天明时,众人才知道瑯琊和尚已经离开苏州了。有人孺慕心切,一直追到常州,得见和尚,蒙师开示,获得法益才回。大家看到老和尚的这一番举动,使苏州城内的道俗二众,都生起了信佛之心,也增深了修佛法的道种。这就是上面所说的转为摄化众生的方便。比起那些窃据法位,苟求利养,只为自己一身谋算的人,实在有如天和地的差别啊。

  【立身国学语】此篇诲作长老的人当轻财重德,以为摄化之缘。

 

【本文责编: 郝菁 】
上一篇: 修德力行
下一篇: 至公为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