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教育 > 思维的陷阱之自负其责
《马宏达:思维的陷阱》7自负其责
来源: 立身教育国学网    2024-09-30 11:20:25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图语:《渔家傲·秋思》,体裁为词,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所作】。马宏达, 2014年3月2日上海恒南书院,南怀瑾老师诞辰纪念讲座)。

 

【图语:《渔家傲·秋思》,体裁为词,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所作】  

  再比如,一个家庭成员的言论、行为,就可以代表其他家庭成员吗?或者说现在这个会场里面的诸位,两三百人,或者一个大学,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其中的每个人能代表谁啊?除了职务授权的代理行为以外,他只能代表他自己。如果因为某个人或某些人犯了错误,就说全体的人都很错误,都很糟糕,我想大家都不会同意。或者一个成员了不起,就代表大家都伟大吗?这个逻辑不成立。

  拿学派、门派、宗派、教派或诸子百家来讲,孔子能为他后面的所谓儒家弟子负责吗?释迦牟尼能为佛家弟子负责吗?耶稣能为基督徒负责吗?苏格拉底能为后世学人负责吗?摩西能为教徒们负责吗?即便想负责,也做不到!每个人只能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以佛家来说,释迦牟尼佛涅槃前,嘱咐后世学人,要依靠自己(自立自强自觉自度)、依靠佛陀讲过的法(含戒),解脱烦恼轮回。他并没有讲要依靠所谓“传人”或“接棒人”哦!所谓“皈依三宝(佛法僧)”,其中的僧宝是指守护正法的僧团,包括修学有成的圣贤僧,换言之,重点还是落在“正法”上,不守护正法、不修持正法的不在此列。佛陀的遗教如此。这个很值得参究了!为什么?所谓门人、弟子、学生、徒众,各有根器与程度,各有因缘与动机,各有见地或见解,各有发挥与创见,乃至会有某方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各有片面理解、误差、偏颇乃至误解、曲解。甚至还会出现以“学生”、“门人”、“弟子”、“传人”、“接棒人”名义,自欺欺人,欺世盗名,乃至挂羊头卖狗肉的。所以,佛陀涅槃前如此交代是很有道理的。这也是为何强调“依法不依人”乃至“四依四不依”的道理所在(注:四依四不依:依法不以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除非一个真正修学有成的过来人,不是只谈理论的,可以灵活地指导学人,此时可以“依人不依法”。但是学人怎样判断呢?也是很难。这是借用佛家的案例,来说明这个道理。

  南师讲的“没有南门”、“没有学生”,也有“依法不依人”的意思在里面。他在世的时候,知道已经有人以他“学生”“弟子”“门人”的名义到外面说事儿了。他走后,又有人说曾经在大学堂给南师讲过经,或者来大学堂开示过云云,不一而足。南师几十年来讲课,从未借自己老师或维摩经舍的名义来作广告,他是自负其责,不要老师来替他负责。所以,做学生的,在向别人分享心得时,最好说明只代表自己的认知,不一定符合老师的原意,这样比较严谨。

  所以说,师生各负其责就对了。祖师爷和后世学人之间,彼此不应牵连负责。怎么可以让祖师爷为后世学人的偏差或过错负责呢?老师又没让学生误解偏差或者乱来。

  因此,尽管讲诸子百家,讲学派、教派、宗派、门派,但是要知道,其中每个人的思想不尽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彼此不能相代,不能互相负责,每个人只能为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负责。而且,门派、学派、宗派、教派,也要警惕变成朋党派系,变成利益关系,党同伐异。(马宏达,2014年3月2日上海恒南书院,南怀瑾老师诞辰纪念讲座)

【本文责编: 郝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