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教育 > 思维的陷阱之魍魉的思维
《马宏达:思维的陷阱》11魍魉的思维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20:23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再比如庄子讲的刻舟求剑,为什么讲刻舟求剑?我们当下觉性照见境界的时候,马上起心动念,用一个假设的坐标来思维判断事物。

 

【图语:《夜雨寄北》,体裁为七言绝句,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 

  再比如庄子讲的刻舟求剑,为什么讲刻舟求剑?我们当下觉性照见境界的时候,马上起心动念,用一个假设的坐标来思维判断事物。在做思维判断的时候,其实所判断的那些对象的因缘已经改变了,它在当下已经变了。每件事物都不是一个缘、一个条件,它是多个因缘条件,而每一个条件又受制于其他的因缘条件,互动的,无穷联系而互动的。所以所有的认知、思维、知识、理论都是刻舟求剑,没有例外。

  我们所思维的对象、境界都是无常的,可是我们在思维的时候,会把它定格在那里,假设它是不变的,或者假设一部分是不变的。这种思维方法本身就是把假设当真,自欺欺人。思维的结果,也就是知识,那更是魍魉了。为什么讲到魍魉?魍魉是影子的影子,是《庄子》里面的比喻。思维是一个工具,认知工具,它产生了一个结果叫知识。思维是依据觉性起来的一个作用,如果把觉性比作身体的话,思维就是觉性的影子,思维的产品——知识,就是影子的影子了——魍魉。我们平时就是被影子和魍魉牵着鼻子走,身体跟着影子和魍魉在跑,你说颠倒不颠倒,冤枉不冤枉?还有魍魉的魍魉,比如道听途说,比如谣言,今天这个八卦一下,明天那个八卦一下,越传越面目全非了。比如今天我们这场活动,散会以后每个人回家复述一下,今天那场会,大家都讲了些什么呀?哪些人来啊?管保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马宏达,2014年3月2日上海恒南书院,南怀瑾老师诞辰纪念讲座)

 

【本文责编: 郝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