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设教,有教无类。孟子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三乐之一,教育英才,其任甚重,栽培有方,则人我咸成,治国安邦、经世济民;倾覆不当则人身难立,随欲轮回,了无出期。南师怀瑾先生言:立国之本是文化。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认知人性,改变气质,从事教育就是把人性教好。纵观当今之教育,虽学校林立,但校风纷乱,虽名师众多,但明师难求。如何破解教育难题,学校教育如何定位自身化民成俗的功能?中国教育能否从传统文化中,梳理出一条中华传统文化的心脉历程?中华传统文化究竟如何传承?凡此种种,均以成为摆在学校,教师,家长,国家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深思的问题。
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中国少年国学院、立身国学教育特辟《传承—漫谈中国教育》专栏,一是辑录目前各家之言,一是学习诸师论教之语,汇聚百家之言,供读者及社会各界镜鉴。
长空风起,幽谷啸生。凡我炎黄子孙,皆有承续中华文化之使命,期待你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教育阐发正见,来函来论,助力中华文化正本清源,继往开来,化育千载,激扬百代!
邮箱:yzjs@outlook.com.来稿请注明“传承—漫谈中国教育投稿”。
中国少年国学院
立身国学教育
2014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