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教育 > 教育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基因
【传承】1教育该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20:12   责任编辑: 施婷   www.k618.cn
内容提要: 教师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参观时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这也成了由教师节引发的社会热议话题之一。

  【传承—漫谈中国教育】之一

传承 漫谈中国教育

 

  教师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参观时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这也成了由教师节引发的社会热议话题之一。近几年,“国学”日渐升温,从幼儿园开始的公办基础教育,乃至社会上以各种名目与形式出现的私塾、国学堂等,都对国学教育投入了极大的精力。甚至有了让儿童专门读经的国学教育机构,一些大学也专门开设了价格不菲的专门针对企业界成功人士的国学课程,似乎不学习中国式智慧与中国式为人处世,就枉称成功人士。

  这种种现象说明,当今社会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与民族价值观自信的回归。这种认同与回归,也成了当下中国人共同梦想不可缺少的基石,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则是传承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前不久,教育部下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通过教育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是必经之途,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让生活在当代的青少年,能够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进而在文化上找到归属,在精神上变得丰富,在思想上获得一种根基,更好地承担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

  那么,如何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除了概念以外,大多数人是否有更加具体而深入的认知呢?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复古的教育吗?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读经和营造古人学习的场景就可以奏效吗?在当下的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如何遵循教育的规律,如何与现代教育相融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着哪些问题,需要哪些保障?这也是大多数中小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基于此,本刊将月度话题的视点落在了传统文化教育上。我们试图从形而上的意义、从教育的意义、从现实的实践案例与面对现实的思考等层面,以期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一些思想上、行动上的有益视野与视角。

  (说明:本文系中国教育报“月度话题”2014年9月17日的主编视点)

【本文责编: 施婷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