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教育 > 《马宏达:思维的陷阱》21
《马宏达:思维的陷阱》21发挥人性的优点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20:05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图语:《钗头凤·红酥手》,体裁为词,宋代著名文学家陆游所作】。马宏达, 2014年3月2日上海恒南书院,南怀瑾老师诞辰纪念讲座)。

 

【图语:《钗头凤·红酥手》,体裁为词,宋代著名文学家陆游所作】

  前面讲了很多人性根深蒂固的弱点,人性中当然也有优点。比如:

  “反省”,一切学问与修养,都离不开反省。随时随地反省,就是自我教育、自觉纠错、自我成长的源泉。

  “自觉”,通过自己反省而觉醒、觉悟,从观察起心动念做起,才会有自知之明的开始。一弹指间,我们的心念已经转动成百上千次了,像无数电子一样,闪闪烁烁,起起灭灭,很多念头还没有成形就灭掉了。有一些成形了,变成明显的念头,但也是无常的。你看“思想”两个字,“思”是“心”上面一个“田”,表示无数的微细念头从心起灭,像田野里长出来的无数野草一般,而且野火烧不尽,“境”风吹又生。“想”字是“心”上一个“相”,表示明显成相的,变成大的现象,像大地上的树木山川一样,比小草明显多了。所以,“思”是非常微细的心念,“想”是粗的、成形的、明显的念头。观察念头,需要宁静,这些念头像阳光照射空气中显现的无数灰尘一样,起起灭灭,无常的,看着它们自生自灭就好,不做分辨,自然宁静下来。心不被念头牵着鼻子走,就是超越烦恼解脱自在的开始,也是自觉的开始。至于一般平常所谓的自觉,是起心动念之后的自觉理性,也需要。

  “理性”,一般讲到的理性,是逻辑的思辨与道德的自觉,也很重要,它对治逻辑不通的思维陷阱与道德的暗昧,对治情绪化。

  “惭愧”,惭是将要发生错误行为,尚未实施,把念头斩掉,放下。愧是已经做了错事,内心有愧,该忏悔就忏悔,该纠错就纠错,以后不要再犯。

  “忏悔”,基于惭愧心,对错误的身口意行为忏悔,悔过自新,不要再犯。忏悔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我们随时可能动坏念头、说错话、做错事,忏悔是将内心的垃圾清除,使自己从烦恼甚至疾病中解脱的途径之一,也是改恶从善、防非止恶的办法之一。儒释道诸子百家,都有内省忏悔,改恶从善的教育。比如儒家的“功过格”,每天要检点当天动的好坏念头,做的好事坏事,督促自己改过迁善。其他宗教也都有忏悔的教育。

  “无贪”,贪心是我们随时可能有的,无贪对治贪心。若能观察所贪的对象本来无常,缘起性空,贪心自然会减弱。熟练后,可以当下做到无贪。

  “无瞋”,瞋心也是我们常起的,所谓“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瞋心一动,身心和事情的障碍困扰都来了。可以用慈悲和缘起性空无常观,对治瞋心。

  “无痴”,能观察缘起性空,所觉境界无常,反照觉性自在,自然超越愚痴无明,超越我执法执,不过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随时练习,直到习惯成自然。

  “不放逸”,练习管理自己,不要太放任或放纵自己,一点点练习,每天进步一点点,也不要一下子要求太高,欲速则不达,反受其乱。不能管理自己,就不会有自信心,管理学要从管理自己开始做起。管理自己的基础打牢了,益处多多。

  “不害”,与“害”相反的,“害”就是伤害人或动植物,以及破坏事情的冲动或行为。不害是相反的,不去烦恼困扰伤害别人,不伤害动植物,不污染环境,不破坏大自然,不破坏正当的事情。

  “正念”,一般讲的正念,是端正心念。进一步,观察一切念头的无常,乃至观察身心内外世界的一切感受境界,思维情绪,都是反映在心中的境界,变成念头,而觉照一切念头境界的“觉性”本身,不受念头境界的污染,本来无挂无碍,清净自在,本来无一物,这是根本的正念。也可以说,正念无念,无挂碍。也可以用“四念处”来练习:念身不净,对治贪恋身体与色相,对治把身体当做“我”的我执;念受是苦,对治贪恋执着感觉的习气,从感觉的逼迫中超脱出来;念心(念)无常,从念头与思维的迷惑困扰中解脱出来;念法无我,对治法执。

  “正见”,普通讲是正确的见解,也很重要。进一步,是正见无见,不被一切见解所困,心本来清净自在。《楞严经》讲“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有见解的时候,那个见解不是能见的本来,不是根本觉性,而是依据觉性进而思维的产品,属于所见,不是能见。能见、能觉之性,超越一切见解、所见,不是所见、见解、思想观念所能涵盖的。

  “正信”,基于正见,产生正确的信心,不是迷信,而是智信,通过智慧观察获得正见以后的信心。

  “正精进”,基于正见、正念、正信的努力不懈。我们无始以来,被无明烦恼困扰得习以为常,习惯的力量很大,不是一下子转得过来的,所以需要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回归正见、正念、正信,化导身口意的行为,坚持培养新的好的习惯,替代旧的无明习惯。

  其他,还有各种好的品德,比如善良,厚道,朴实,勤劳,努力,谅解心,宽容心,自尊尊他,仁爱仁慈心,道义心,仗义心,礼敬心,恭敬心,诚恳心,同理心,同情心,守戒、守法、守规则、守约定、守信用,立志,意志力,自制力,专一专注能力,定力,智慧,处理事的方法方便能力,等等。

  以上这些,有些是人性中的优点,有些是通过后天的修养培养起来的优点,是对治人性弱点的良药。人性中最大的优点优势,就是本俱的觉性。我们可以练习深刻的反省,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与种种心理习惯,逐渐深入,就可以一步步开发自知之明。越了解自己,就会越理解谅解别人,对“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会有更深切的体会,会推己及人,具有同理心,自然步入“忠恕之道”的修养,逐渐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甚至“己所欲,施于人”,也才会深入懂得人情世故,懂得天下事的艰难,懂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之难,不会被肤浅的理论观念骗住,也不会再用完美主义理想主义的标准,去衡量一切、要求一切了。所以,了解人性,是一切学问的起点与基础。

  人性的优点弱点很复杂,每个当下,都是很多的念头起起灭灭。我们早已习惯了被纷飞的念头牵着鼻子走。我们以为自己是自由的,其实随时被念头牵着鼻子走,非常的被动,自主程度非常的小。若是受外界各种信息的刺激与诱惑多了,更是妄想纷飞,浑浑噩噩。将来如果科技进步到能用仪器把心念与行为,连续记录下来给自己看,我们一定会很惊讶,会发现绝大部分时候,我们的心念和行为都是很莫名其妙的。所以,放任自流,或合法权利利益的保护本身,并不必然导致自由自在。用智慧的方法反省自觉,修身养性,解脱思维的陷阱,是每个人百分百需要的。这方面的经验与方法,最丰富的,不在西方,而在中国文化里面。

  (马宏达,2014年3月2日上海恒南书院,南怀瑾老师诞辰纪念讲座)  

【本文责编: 沈碧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