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教育 > 思维的陷阱之诸漏皆苦
《马宏达:思维的陷阱》14诸漏皆苦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20:22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图语:《醉翁亭记》,体裁为游记,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诗人欧阳修所作】。历史与现实,并未逃出古圣先贤的忠告,并未逃出人性的痼疾与思维的陷阱。马宏达, 2014年3月2日...

 

【图语:《醉翁亭记》,体裁为游记,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诗人欧阳修所作】

  刚才讲的不二境界是“道”的境界。所有众生的后天境界,是“道失而后德”以后的事了。迷惑了,没有真觉悟,所以产生种种颠倒妄想执着境界,进入相对的二元境界执着了。为什么讲德?德,已经是有对象了,自己与对象之间相对、对待而产生的。德、仁、义、礼、智、信、法等,全是有对象的。贪、瞋、痴、慢、疑、恶见,也是有对象的,都陷在二元世界里转。

  在一真法界、不二境界里面,它没有对象,没有相对的境界执着。所以,贪无处存身,贪、瞋、痴、慢、疑、恶见都无处存身。德、仁、义、礼、智、信、法这些东西,在一真法界里用不到,因为它天然的合于道。换言之,在一真法界的境界里,我执法执会渐渐销解,渐渐转八识成四智,行为渐渐自然的合于道,德仁义礼智信自在其中。

  所以后天境界里面,执着相对的二元境界了,就困在我执、法执里面,被自己捉弄了。所以叫“诸漏皆苦”。佛法讲的“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代表了宇宙一切现象、作用是无常的,变化的。“诸法无我”,宇宙一切心理的、物理的现象、作用,是缘起性空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性质,所谓“无主宰,非自然”,没有一个主宰,也不是自己本来如此的。“涅槃寂静”,代表修行成功,超越了一切妄想执着,解脱了一切思维陷阱,证入不生不灭的道体本身。“诸漏皆苦”,这个漏是什么?就是智慧的渗漏。所谓“漏”是个比方,因为无明,不明白,糊里糊涂的,所以迷惑在种种思维陷阱里面,变成一切苦恼的来源。本来的觉性智慧是先天的生命财富,可是没有善加利用,仿佛都漏掉了。为什么会苦?因为它在错误的认知基础上去执着,所执着的东西,是缘起性空的,无常的。我们却认为它是永恒的,实有的,处处抓着不放,可是它根底上是空的,缘起无常的,抓无常的结果是什么?当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然不如意了。所以不管什么社会,不管哪个民族,不管什么时代,或者什么制度,只要我们陷在这些个思维陷阱里面,永远是不如意事常八九,一定如此。为什么?因为跟无常较劲,希望无常变为常,希望缘起性空的东西不空,所以从起心动念的根上就颠倒迷惑了,南辕北辙。根子就错了,苦瓜连根苦,根上就是苦的,就是虚妄、误解、误会,把假设的当真了,于无常的东西非去执迷不可,或者于无常而求永恒,完全是颠倒妄想,所以它一定是苦的。它就变成什么呢?变成了“心有千千结”的境界,它里面包含了很多烦恼。

【本文责编: 郝菁 】

相关新闻: